讀文章《**累計投放72萬噸儲備肉,卻都被“他們”買走了,難怪肉價不跌》有感。
原文摘錄:全國2020上半年新建規模化養豬場6177個,空置10788個規模化養豬場復養,散養戶補欄恢復。全國生豬存欄量連續6個月增長13.1%。按照這樣的水平,今年,我國生豬生產能力將恢復到原來水平。
問:?
為什么養殖場空置10788個,而后恢復?為什么散養戶沒有養殖,而后恢復?
顯然,究竟誰在限制中國老百姓發展農林牧副漁?難道要用“洋火、羊油、洋釘、英單布”才是進步嗎?才是與國際接軌嗎?
請問,許多報道的:進口的帶有病毒食品與物品好吃嗎?好用嗎?
如果不是病毒肆虐,可能“連雪糕原料(病毒陽性)也要進口?基本的肉食品也要大量進口?打著環保旗號,大量養殖場被關停,散養戶不得飼養?”這些問題能被被報道嗎?
呼吁,不得以環保為由,限制發展農林牧副漁,結果為商業壟斷資本站臺。
《**累計投放72萬噸儲備肉,卻都被“他們”買走了,難怪肉價不跌》受到非洲豬瘟和其他因素影響,國內豬肉價格開始不斷上漲,從*初的平均價格10元每斤上漲到了30到40元每斤。在豬肉價格上漲后,許多消費者都表示“吃不起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