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量年輕人去城市工作,農村土地開始閑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也成為很多人賺錢的方式,這個知識你可能不太懂。那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發證的流程是怎樣的呢?以下是為讀者解答相關知識的小系列。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規程(試行)》號文件,結合試點地區的成功運作,我市的家庭承包登記分六個步驟進行:
1.前期準備。開展宣傳和業務培訓,制定政策和計劃,成立組織,確定測繪單位。
2.徹底調查。調查核實承包人代表、承包經營權共有人、承包地塊等情況和信息。填寫《農戶承包地登記基本信息表》,國土部將對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進行處理,分組形成分辨率優于1: 2000的基礎工作底圖,并進行核實和公示。
3.實際測量確認。根據《農村承包土地測繪技術規范》,對承包地塊進行測量、測繪和編碼,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圖,經實際測量和公示確認,完善合同。
4.注冊和認證。鄉鎮將登記要求報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登記,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部門審核編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報同級人民政府核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并予以公示。
5.創建文件。鎮、村建立合同、合同登記清單等檔案,縣級挨家挨戶建立登記紙和電子檔案,相關登記資料應存檔備查,并建立健全登記資料數據庫。
6.檢查驗收。逐級開展檢查驗收,重點是資金及時撥付,合同憑證到戶,測繪面積準確,檔案完整規范。
第七步: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縣(市、區)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登記過程中形成的圖像、圖表、文字等資料,建立農村土地承包信息庫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第八步:歸檔數據。按照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資料整理歸檔。